2022年第3期文章摘要

Special issue on “Global governance of emerging technologies: prospects and challenges”

   社论:关于“新兴技术的全球治理:前景与挑战”专刊的介绍  

   Li Tang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

   Cong Cao 宁波诺丁汉大学商学院

对新兴技术的治理问题包含两个假设。其一,新兴技术既有积极属性,也包含消极属性;其二,关于不确定性与风险的讨论将风险视为“可计算的”与“可控的”,威胁性较小,而将不确定性视为具有“不可计算性”与“不可控性”并将其等同于“危险”。鉴于此,新兴技术为全球范围内的政策制定和合作带来了严峻考验。然而,学术界对此议题的讨论至今仍有空白。为此,GPPG推出了“新兴技术的全球治理”专刊,以4篇文章和1篇书评为形式展开深入讨论,旨在为新兴技术治理提供理论与实践层面的参考,内容包括全球数字治理框架的再定义、人工智能政策的反思、新兴技术治理面临的障碍的分析,以及实施的制度化建议等。专刊也对数字经济和公共价值二者间的关系进行了进一步讨论。

确保以公正的方式部署政策守则,以及将这些原则转化为不同背景下的治理实践是未来的研究方向。新兴技术日新月异,笔者认为以它们为对象的全球治理也应该与时俱进。


1. Governing emerging technologies—looking forward with horizon scanning and looking back with technology audits

   治理新兴技术——借“天际线扫描”展望未来,以“技术审计”反思过去  

   Henry T. Greely 斯坦福大学法律与生物科学研究中心

许多技术,尤其是生命科学领域的技术,都受到治理监管(governance regulation)。对此类技术的治理的讨论重点一方面关注了技术在科研与实验应用中受到的限制,另一方面探讨了是否以及如何广泛应用技术的决定。技术治理的另外两个重要方面被较少关注:一是早期阶段,即具有重要影响的技术的预见(anticipation);二是后期阶段,即对所采用技术的实际影响的监测(monitoring)。本文将分析治理过程的阶段并提出完善过程运作的方案。本文首先指出,全世界将受益于备受瞩目的、以更清晰且更具影响力的方式识别并分析新兴技术的“天际线扫描小组”(Horizon Scanning Group)。本文还认为,“技术审计小组”(Technology Audit Groups)是一种监测和评估技术带来的新发展的更正式的途径。本文的第三部分进一步讨论了与这些拟议的小组有关的复杂组织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具体的方案。 


2. Global digital governance: paradigm shift and an analytical framework

   全球数字治理:范式转变与分析框架  

   Kai Jia 电子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Shaowei Chen 湖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在全球化和数字化的双重进程中,全球数字治理不断兴起。服务于数字技术的创新与应用,全球数字治理需要全球合作以实现经济效益,并应对数字化转型带来的挑战,包括互联网、数字税收、以及跨境数据流通等。现有的文献未能回答为什么这些挑战在近几十年来越来越激烈,以及为什么全球治理会以不同的方式作出回应。本文认为,从对数字平台的保护性豁免到对大型科技巨头的技术抵制(techlash),全球数字治理正在经历历史性的范式转移。遵循范式转移的论点,本文进一步提出了“问题-行为者-机制”(Issue-Actor-Mechanism,以下简称IAM)模型。这个框架的主要构成要素包括全球公域的性质(喜剧或悲剧),全球权力结构(分散或集中),以及治理制度(技治主义或民主)。本文运用该框架分析了全球互联网、数字税收、跨境数据流动治理三个全球数字治理案例。


3. Implementing responsible research and innovation: a case study of U.S. biotechnology oversight

    实施负责任的研究和创新:针对美国生物技术监督的案例研究  

    Jennifer Kuzma 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公共与国际事务学院

通过对美国生物技术监督的案例分析,本文探讨了两个研究问题:一是为什么负责任的研究与创新(Responsible Research and Innovation,以下简称RRI)的愿景难以在新兴技术的治理体系中实现;二是如何克服障碍使RRI在国家政策议程中得以实施。结合现有研究,针对前一个问题,本文从中观与宏观的制度与社会层面和微观的态度与能力层面进行了探讨,对障碍的分析表明在治理体系中实施RRI需要政策变化,尤其需要国家层面的资助组织的激励。然而,鉴于宏观层面的社会经济与政治力量,将RRI纳入生物技术政策议程可能较难。针对后一个问题,本研究主要从多源流模型、间断均衡理论和倡议联盟框架的视角出发,以“焦点事件”和联盟动态为中心,探讨了将RRI纳入政策议程的六种策略。


4. Emerging technology for economic competitiveness or societal challenges? Framing purpose i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policy

   新兴技术提升经济竞争力还是社会挑战?解读人工智能政策的目的框架  

   Inga Ulnicane 德蒙福特大学计算和社会责任中心

本文研究了围绕新兴技术开发和使用的目的而进行的政策讨论,将经济增长和社会挑战这两个典型的技术政策框架应用于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 以下简称AI)体系的分析。本文表明,最近的人工智能政策文件包括了经济增长和社会挑战两个框架。虽然人工智能是新兴技术,但其近期的政策建立在传统观念的基础上,关注诸多措施支持下(例如相关研究的投资和高技能劳动力支持)技术在促进经济增长和竞争力方面的作用。此外,人工智能政策借鉴了技术对解决社会挑战和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贡献的最新框架,但将人工智能作为解决复杂社会问题的技术解决方案。虽然在人工智能政策中可以看到政府对其同步解决经济和社会两个目标的期待,但政策文件对两个框架的兼容性仍鲜少体现。


5. Book Review: Usman W. Chohan, public value and the digital economy

   书评:Usman W. Chohan的《公共价值与数字经济》  

   Hong Mei 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中国公共管理研究中心

   Yueping Zheng 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中国公共管理研究中心

本文是为Usman W. Chohan新出版的书籍《公共价值与数字经济(Public Value and the Digital Economy)》撰写的书评。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数字经济普及度大幅提升,但这也向公共管理者们提出了如何赢得公众认同的挑战。Chohan在书中提出公共管理者需要具有“寻求价值的想象力(value-seeking imagination)”,在公共领域重构相关战略和规程,并以此为出发点为社会层面创造价值。本文也指出了Chohan研究中的3个局限:(1)对“公共价值(public value)”定义不明;(2)缺乏实证分析;(3)忽视了发展中国家的相关文化概念和社会政治与经济环境。


6. Explaining paradiplomacy: do local pro-international structures and political support matter?

   解释平行外交:地方亲国际结构和政治支持重要吗?  

   Marylis Fantoni 印第安纳大学奥尼尔公共与环境事务学院

   Claudia Avellaneda 印第安纳大学奥尼尔公共与环境事务学院

国际政府网络过去是中心化的。然而,地方政府和地区的外交关系的正式与非正式的去中心化趋势使次国家政府逐渐成为国际行动者。这种次国家级的对国际关系的平行化追求(parallel pursuit)被称为“平行外交”(paradiplomacy)。了解次国家级政府“为何以及如何”参与到平行外交中是有必要的,因为国际网络有推动创新、合作、知识转移以及国际援助的潜力。然而,即使有潜在的收益,也不是所有地方都参与到国际关系中来。学者们已经通过经济、合作、以及政治的视角解释了地方在国际关系中的参与。在不否认以往研究的解释力的同时,我们假设,组织结构,特别是地方亲国际结构,促成了平行外交,而政治支持会阻碍平行外交活动。基于2012年对巴西5565个市的调查,本研究分析了次国家政府在平行外交参与中的差异。结果显示,地方亲国际结构的存在与市政当局是否有国际化项目,及是否参与国际化网络呈正相关关系。


更多信息请点击期刊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