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llo-Gomez, R. A., & Avellaneda, C. N. (2022). The mayor or the people? Indigenous identity and differences in managerial practices. Global Public Policy and Governance, 2(2), 175-202.


市长还是人民?土著身份与管理实践的差异

导语

本研究探讨了由于土著身份而带来的市长的管理偏好差异,假设土著身份与更外向和协作的管理策略以及更多的群体内合作相关。本研究以危地马拉的市长群体为样本,于2017年调查了43名土著市长和34名非土著市长的有关情况,探究两类群体之间的战略选择偏好。

作者简介

Ricardo A. Bello-Gomez是德克萨斯理工大学政治学系助理教授,其研究方向为公共管理、府际关系、比较公共行政。Claudia N. Avellaneda是印第安纳大学公共与环境事务学院副教授,从事发展中国家治理、拉美国家政治、比较公共政策等方面的研究。

主旨内容

1. 引言

土著人民(Indigenous peoples)的政治代表及其在政府中的作用是公共行政领域的重要议题。土著人民历来遭受特权社会群体的边缘化和歧视(联合国,2018),在过去的几十年中才开始获得重要的政治代表并在政治领域任职。这些现象为公共行政与政治学研究提出了新的问题,例如,与非土著人民相比,土著人民作为领导人与公务员是否显示了在管理实践、协作安排和绩效驱动因素方面的偏好差异?

2. 土著群体政治代表

描述型代表(descriptive representation)。土著人民已经获得了进入世界范围内政治权力空间的机会。这种政治收益预计将出现在土著人口比例较大的国家和地区,例如拉美国家、加拿大、新西兰、澳大利亚。但土著候选人的选举成功也出现在土著人民数量占比较少的国家,如美国和智利,对成功的解释较多关注了拉美国家的土著人民政治动员。保留席位是关键促进因素,土著政党、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权力下放等也起到推动作用。种族多样性、选举波动、政党成立与注册的高昂成本则是部分阻碍因素。实质型代表(substantive representation)。此类代表关注少数族裔候选人的存在如何影响选民决策、政党制度组成和公共政策的性质,即土著群体的描述性代表是否转化为了实质性政策成果。土著公务员可能将自己视为政府及其人民的代表,从而将自己的文化特征和信仰体系融入到政府工作中,共同的种族认同似乎促进了公务员与其土著选民之间的合作。但也有学者认为制度和组织环境可能会抑制政策实施和决策中的积极代表。

3. 种族身份与管理实践

(1)外向型与内向型管理风格。对参与性决策的强烈依赖属于外向(outward)的管理方法,包括创新、包容、广泛参与和网络化措施。内向(inward)管理则侧重于结果、指导与支持、培养团队精神、提供专业知识或经验分享、绩效监管等,以减少环境冲击,促进组织稳定性。此外,个人层面的因素也会影响市长的管理实践。本部分提出的两个假设关注土著市长与非土著市长在管理风格上的不同选择。(2)群体内与群体外合作。基于社会认同理论(social identity theory),个人倾向于通过分类来夸大群体之间的差异性并强调群体内部的相似性以增强自我形象。本部分的假设是土著市长更愿意与原住民群体合作。(3)选民种族身份的作用。非土著市长管理土著人口占比较大的地区时有可能在战略上采取更包容的管理风格,以接触所有群体,并获得他们对政策实施的支持。本部分的三个假设提出随着辖区内原住民人口的增加,市长对外向型管理方式、合作安排和与原住民的合作偏好会更高。

4. 调查与数据

课题组在2017年危地马拉的市政主义者会议中收集了77位市长的数据,其中43位市长是原住民。本研究通过t检验、OLS回归、与logistic回归等分析方式有如下发现。在外向型管理方式上,土著人口的比例与市长的偏好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对内向型管理实践来说,不论是市长身份还是土著人口比例均未与偏好产生显著关系。比起非土著市长,土著市长与国会议员的互动更多。在合作安排上,土著人口比例较大的城市的市长更有可能选择与原住民组织合作,而不太可能与国家机构合作。

5. 结论

本研究基于社会认同理论和管理策略分类扩展了其在公共管理领域的应用,有助于更好地理解管理方式对少数族裔政治代表的影响。本研究发现土著身份确实与管理实践、协作安排和绩效驱动因素有关,市长可以根据选民的偏好从而战略性地采取不同的管理方式。然而,这些差异不仅是由市长的身份驱动的,人口的种族构成也会与其他因素相互作用。未来的研究应进一步探索地方领导人对政府间网络的偏好的驱动因素,同时超越对主观意愿的探索,更关注实际的管理行为结果。


编译者:Tarasenko Valeriia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博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