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17号,由伦敦政经学院(LSE)欧洲研究所主办的“全球化下的中欧贸易”研讨会暨复旦-LSE“全球政治经济”双硕士项目启动仪式在英国伦敦政经举行。活动由LSE欧洲研究所所长Simon Glendinning教授主持,研讨会由“全球政治经济”项目LSE方项目主任Paul De Grauwe教授主持,研讨会发言嘉宾有LSE欧洲研究所副教授Robert Basedow,复旦大学欧洲问题研究中心主任丁纯教授, 英国皇家国际事务研究所(Chatham House)中国研究高级研究员Yu Jie博士,LSE经济学院副教授Tomas Sampson。参会嘉宾有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彭希哲教授, “全球政治经济”复旦方项目主任钱浩祺青年副研究员以及研究院行政办公室张榕老师。此外,首届“全球政治经济”项目新生和LSE各院系众多师生参加了此次活动。
活动伊始,LSE欧洲研究所所长Simon Glendinning教授介绍了项目基本情况,并特别提到多元化、国际化的生源构成,20名新生中,4位来自中国,14位来自欧洲不同国家,1位来自加拿大,1位来自韩国。他对所有新生表示热烈欢迎,并祝贺他们将在伦敦与上海这两座国际大都市、国际贸易大港实地体验学习。他指出,LSE与复旦这两所历史悠久、世界高水平大学的合作,将为师生提供更深入地了解中国与欧洲的机会和平台。最后,他宣布复旦-LSE“全球政治经济”双硕士项目正式启动。
活动第二部分为“全球化下的中欧贸易”研讨会,由欧洲研究所Paul De Grauwe教授主持。在Paul De Grauwe教授依次对四位主讲人的履历、研究领域、科研成果进行介绍后,四位专家学者依次做发言。
LSE欧洲研究所副教授Robert Basedow的发言主题为“中美贸易战对欧洲与英国有何启示”。Robert Basedow梳理了美国对中国经济政策的变化,并提出,中美贸易战将在接下来几年或十几年都会继续存在,欧洲与英国在这样的背景下将面临三个挑战:一是中美贸易战将给世界经济的增长带来压力。二是目前贸易战削弱了国际法、国际机制和全球性贸易组织的作用,英国脱欧之后将会更依赖全球贸易机制和国际规则,例如WTO的协商机制,因此英国经济在目前缺乏多边或双边自由贸易协定的情况下,可能会面临震荡。三是在中美贸易战背景下,中东地区的混乱带来的隐忧。美国与中国对中东能源依赖性的变化以及美国在中东的地缘政治优势使得美国可能在能源问题上向中国施压,也使得英国需要重新定位好自己的角色。但在面临这些挑战的同时,英国也将有很多新的机遇,例如填补市场空缺、扮演调解者角色。
来自复旦大学欧洲问题研究中心主任丁纯教授通过对中、美、欧洲贸易数据的分析,从三个方面阐述了他对中欧贸易的观点:一是中欧经济关系的地位及重要性;二是中欧双方在中美贸易战背景下对各自经济发展的担忧;三是对中欧未来经济关系的预测。他还列出了中美贸易战的时间轴以及中欧之间关于贸易问题的争议。总体来说,丁教授对于中欧经济持乐观态度,他认为中欧之间有悠久的战略性贸易合作历史,中欧双方也一直坚持推动建立双边、多边自由贸易协定、气候与经济领域合作。中欧经济关系对中欧的国际政策有很重要的作用,中欧之间也积极建立调解机制去解决争议问题。
第三位发言专家是来自英国皇家国际事务研究所(Chatham House)的中国研究高级研究员Yu Jie博士。她首先提到25年前她在LSE攻读硕士学位时,学术界谈论的更多是欧洲与世界经济,很少提及中国。但现在,中欧经济关系几乎变成世界经济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她认为,中国作为一个快速增长的新兴经济体,在国际社会需要建立更多的友好关系去维护自身经济环境的稳定与安全,中国需要得到发达国家的接纳与认可,在国际空间中也需要建立更多的经济合作关系。欧盟不会卷入中美贸易战中,但欧盟需要思考如何应对中国经济崛起的挑战,并且应该引进经济、政治的政策改革。
研讨会的最后一位发言专家是LSE经济学系副教授Tomas Sampson,他用三张图表从中英双边历史贸易量、与中国的贸易量在英国贸易总量中的占比、中英贸易结构的组成等方面阐述了对于英国而言与中国开展贸易的重要性。他指出,英国每年从中国进口的总量都在增加,同时英国作为一个世界服务业出口大国,对中国的服务业出口占比却非常少。与中国的贸易对英国来说既是机会又是挑战。在英国脱欧后,中英两国是否应该建立双边自由贸易协定,协定的具体内容及覆盖范围又是什么,值得商讨。同时,中欧贸易的制度化建设对推动两边贸易双赢也十分重要。
活动的最后,现场师生积极提问,就中美贸易战对汽车行业的影响,中欧贸易中的环境保护问题,中欧如何构建共赢合作贸易框架等热点问题与发言专家进行了讨论。
供稿/图:院行政办公室
审校:全球公共政策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