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南南合作研讨会顺利举行
发布时间:2022-12-07       

2022年11月8日,由LSE国际发展系、复旦大学全球公共政策研究院、LSE全球南方研究中心以及LSE全球中国工作组联合举办的“中国与南南合作研讨会”通过线上方式举办。来自LSE、复旦大学和部分全球高校的师生参加了会议。

会议开始,LSE国际发展系主任Kathy Hochstetler教授和复旦大学全球公共政策研究院院长敬乂嘉教授分别代表主办双方致辞,他们对会议来宾表示了诚挚的欢迎,在回顾了已有的和进展中的合作项目后,预祝会议取得圆满成功。

会议的第一部分由Kathy Hochstetler教授主持,主题为“南南发展银行与金融合作”,主讲的三位学者均来自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赵剑治老师分享了一项主题为《亚投行对世界银行的影响》的实证研究,该研究以亚投行创始成员国为重点研究对象,并观察到2016年亚投行成立后,世界银行对亚投行创始成员国的基础设施项目支持减少,此外,该研究还采用了动态多水平潜在因素模型对现象背后的机制进行了探讨。郑宇教授的演讲围绕《中国对外援助体系的演进》展开,总结出了中国发展援助在不断变化的全球政治经济图景下发展出的三项新特征,分别为市场导向策略、财政与环境的可持续性、双边与多边渠道相结合的方式。朱杰进教授则发表了题为《亚投行的制度同构》的演讲,分析了亚投行在运营目标、业务领域、环境与社会标准方面都不断向传统多边发展银行靠近的现象,其成因可能包括社会不确定性、技术不确定性、雇员工作经历等等。在问答环节,三位主讲人同与会学者就多边发展银行和中国对外援助等话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

研讨会的第二个专题为“南南合作与学习”,由敬乂嘉教授主持。来自LSE国际关系系的Elisa Gambino以《超越风险、奖励与返回:在加纳的中国私营企业的实践演进》为题,展示了一项基于田野调查有关加纳中国移民的研究。随后,来自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陈英耀教授就《一带一路中的全球卫生合作》做了详尽的报告,分享了两个实际案例与中国经验,并强调了高校在能力建设援助方面的重要作用。最后,来自LSE国际发展系的Tin El-Kadi发表了题为《沿数字丝绸之路学习?技术转移、权力与在北非的中国ICT公司》的演讲,以华为和中兴为例探讨了数字丝绸之路在北非的影响。演讲结束后,三位主讲人则逐一回应了与会学者提出的诸多问题。

研讨会的第三个专题为“南南投资与发展援助”,由来自加拿大约克大学的“Mayling Birney全球学者”Gregory Chin主持。LSE全球南方研究部的Alvaro Mendez的演讲主题为《全球南方的新型发展援助:新发展银行与亚投行在拉丁美洲》;LSE地理系的李蕴雄演讲主题为《关键稀有金属供应对可再生能源转型的影响》;LSE国际发展系的Yuezhou Yang演讲主题为《赞比亚农业用地中的土地权利与中国投资结构》。

会议最后,敬乂嘉教授和Kathy Hochstetler教授均提议将复旦与LSE在国际发展领域的研讨常态化定期化,形成年度工作坊,同时形成前沿的联合研究成果和发表。双方对与会嘉宾表示感谢,活动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