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37 内森(Nath Aldalala’a)教授主讲“中国与海湾国家的关系:挑战与前景”
发布时间:2022-11-23        浏览次数:510

2022年11月10日,复旦-LSE系列讲座第37期在光华楼西辅楼8楼会议室举行。主讲嘉宾为全球公共政策研究院客座教授内森博士(Nath Aldalala’a),讲座主题为“中国与海湾国家的关系:挑战与前景”。讲座由复旦大学全球公共政策研究院院长敬乂嘉教授主持,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副院长祁怀高教授、复旦大学中东研究中心主任孙德刚教授、复旦大学哲学院白彤东教授、复旦大学国务学院张楚楚青年副研究员、Springer Nature出版社编辑Jacob Dreyer等嘉宾和20余名复旦师生参加了本次讲座。

讲座伊始,敬乂嘉教授介绍了内森教授的个人履历,高度评价了内森教授在中国与阿拉伯国家关系领域取得的研究成果,并对内森教授来全球公共政策研究院驻访表示诚挚的欢迎。

在讲座中,内森教授围绕中阿交往的现状及未来,分享了他深入独到的见解。教授介绍了随着近年来中国在阿拉伯国家贸易和投资的增加,中国在阿的经济影响不断扩大,交流与合作的程度不断深化,阿拉伯地区有了越来越多的了解中国文化的需求,这形成了当前推进中阿关系发展的一个关键方面。

教授从历史维度回顾中阿文化交往历史,探讨历史上阿拉伯国家眼中的中国形象。他引用了十一世纪阿拉伯学者安达卢西·萨伊德(Andalusī, Ṣāʿid ibn Ahmad, 1029–1070)的经典之作《国家类别之书》(Book of the Categories of Nations)中对中国形象的介绍。书中把中国列为不培养科学,但注重手工劳动、工业技术和各种工具的制造的国家。这本书在阿拉伯文化圈影响深远,是几个世纪以来伊斯兰国家理解外部国家的重要参考。可以看出,在历史上,阿拉伯世界印象中的中国,主要是一个商品生产的贸易伙伴而非知识生产国,并且由于两地的地理距离,缺乏足够的文化交往,阿拉伯世界对中国文化缺乏了解的兴趣。

这种历史形象也影响了两国更进一步的彼此了解。在现当代,中阿文学艺术的交往也十分有限。目前的翻译工作在大多数情况下是商业性的,并没有深入关注那些代表丰富和悠久的中国思想的作品。这种情况自中国小说家莫言在201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以来有所改善,阿拉伯世界开始努力将中国文学翻译成阿拉伯语。但同日韩作品相比,流行程度依然有限。

针对当今中国文学、哲学、音乐或中国思想在阿拉伯地区的有限影响,教授认为,过去几年里中国在经济上虽然越发受到重视,但中国的文化声誉由于全球新冠疫情的影响以及宗教、民族问题,并没有得到相应的重视。提升中国文化在阿拉伯世界的声誉,首先应该更为重视开展文化项目,而不是将中国在该地区的存在局限于某些行业的经济投资,应该通过增进中阿更多的人际交往,增加更多的文化交流项目来培养和提高。

教授表示,中国的学术、研究、文化和知识机构丰富多彩,足以为弥合中国与中东各国人民之间的鸿沟做出贡献。因此,通过投资教育,吸引更多阿拉伯学生到中国院校来深造可能是一个里程碑。中国应该投资于自己的年轻一代,鼓励学生学习阿拉伯语,让他们成为促进中阿交往的文化大使和代表。

之后,教授就中国在阿拉伯国家的受欢迎程度、中国对阿拉伯文化的接受度以及年轻一代如何更好促进中阿关系发展等问题,与在场的师生进行了亲切互动。他表示,这些年中国在经济上有着更大的影响力,中国已经是阿拉伯国家最大的贸易伙伴,贸易额逐年上升,但是在文化影响层面却十分微弱。中国的大学和研究机构鲜少在中东地区设立分部。希望研究国际问题和治理的中国学者以及年轻一代学生,能把更多地关注中东地区,到那里去交流访问,为双边关系的发展做出贡献。

最后,敬乂嘉教授对讲座进行了总结,指出应该尽快改变当前重经济轻文化的中阿交流格局,以及尽快增加民间和学界的交流,推进中阿“民心相通”。他为内森教授赠送了代表中国传统书法文化的镇尺,再次对内森教授表示了感谢。讲座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