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公共政策与治理”本科学程学生赴延泽社会工作发展中心调研
发布时间:2025-04-28       

4月24日,复旦大学全球公共政策研究院组织“全球公共政策与治理”本科学程学生赴上海延泽社会工作发展中心开展实地调研,深入了解基层社会工作实践与社会治理创新。此次活动旨在通过与基层一线工作者的面对面交流,促进学生进入生活、进入社会,深化对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社会工作与服务发展及相关政策的认知,锻炼学生的案例分析能力,强化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调研活动由全球院院长敬乂嘉教授带队,叶欣青年副研究员和来自各院系的学程本科生参加。上海延泽社会工作发展中心王秋月总干事接受了访谈。

调研活动在延吉社区第三睦邻中心展开。王秋月老师对复旦师生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她指出社会工作是连接政策设计与民生需求的桥梁,尤其在社区救助、家庭服务等领域,基层机构的实践智慧对政策优化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王老师简要回顾了延泽中心的发展历程,介绍了机构近年来的发展脉络与核心业务,重点分享了在实施青少年服务、社区救助、家庭服务、城市新移民及残障人士服务等项目中的经验与挑战。王老师表示,基层工作的复杂性要求从业者既要有政策敏感度,也要具备灵活的问题解决能力。敬乂嘉教授在致辞中对延泽中心的热情接待表示感谢。他强调延泽中心诞生在上海市首创推进“社区公益服务招投标”和“公益创投”项目后所形成的一波社会组织发展浪潮中,在坚守其社会服务初心的探索中不断创新发展,其组织发展与管理、社会工作经验、社区服务运营模式、与政府和其他机构的合作模式等,都值得同学们深入调研和思考。

随后,师生们参观了延吉街道社区事务受理中心服务延伸点、人民议事厅、社区图书馆等功能区域。这些区域整合了党群联系、公共服务、议事协商、矛盾调处、睦邻文化培育、公益项目孵化等六大功能,形成集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治理平台。

参观环节之后,师生从公共政策与管理的角度出发,与王秋月老师开展了深入座谈。学生们根据在学程中所获得的理论与实践视角,以及个人兴趣,就政策执行中的资源调配机制、社会组织与政府部门的协作模式、社会组织的筹资来源拓展、公共服务供给的效率优化路径、社工的职业发展瓶颈、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入支持体系、外国人的社会服务需要等问题踊跃发言和提问,王老师逐一进行了专业详尽的解答。

敬乂嘉教授总结指出,延泽中心的实践展现了政策弹性与社会韧性的互动关系,尤其在应对社会变化带来的治理挑战时,社工机构的创新经验为政策迭代提供了鲜活案例。全球院期待与延泽中心建立长期合作机制,共同搭建“学术研究—政策转化—实践创新”的闭环生态,为提升公共政策的社会效能提供更多智识支持。敬乂嘉教授代表学程师生和全球院向王秋月老师赠送了复旦熊、笔记本和铅笔等礼物,以支持延泽中心开展暑期青少年服务项目。   

本次参访活动是“全球公共政策与治理”本科学程系列实践活动之一。未来,全球院将继续拓展与基层治理机构的合作,引导学生在真实的政策场景中提升分析能力与解决复杂问题的素养。

“全球公共政策与治理”本科学程是全球公共政策研究院、国际文化交流学院和复旦大学-伦敦政治经济学院(LSE)全球公共政策研究中心共同发起举办的本科学程项目。利用复旦大学在全球公共政策和跨文化交流研究方面的优势,依托复旦大学与LSE的战略合作关系,为本科生开设聚焦全球公共事务及其治理的跨学科、前沿化和国际化的课程系列。通过修读本学程,学生初步了解全球公共政策与治理的概念与理论、发展与前沿、方法与案例,为进一步学习或从事相关实践与实习创造基础。学程详细信息见:全球公共政策与治理(本科学程)

上海延泽社会工作发展中心机构成立于2011年7月,是一家由社会工作相关专业背景的人员组成的社会服务机构。多年来,机构深耕社区,致力于推动社区社会工作本土实践及研究,与政府,企业,基金会、高校及其他专业机构紧密合作,汇集社会资源,推动社区发展;同时,通过长期的一线实践,探索专业社会工作方法在青少年,妇女,家庭,社区等领域的有效应用。机构因其在实务界的多项创新探索,获得过多项来自政府和业界的荣誉,如:民政部首批社会工作示范单位、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工人先锋号、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状、上海市“15分钟社区生活圈”优秀案例、上海市品牌社会工作项目、杨浦区最具奋进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