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砖青年学者圆桌论坛在复旦全球院举行
发布时间:2025-06-30       

2025年6月28日星期六下午,第七届金砖国家发展与治理国际研讨会的特别专场——“金砖青年学者圆桌论坛”在复旦大学举行。论坛由复旦大学全球公共政策研究院主办。会议汇聚来自复旦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外交学院、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沙迦大学、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学、博科尼大学、里士满大学、新南威尔士大学和伦敦大学金史密斯学院等全球多个高校的青年学者与学生代表,就金砖国家的公共政策与全球治理议题开展研讨。来自中国、巴西、俄罗斯、印度、南非、埃及、丹麦和英国等国家的资深学者友情参与了论坛。

全球院院长敬乂嘉教授在开场致辞中指出,青年领袖需培养全球领导力,加强与国际精英的互动交流;全球院通过开展包括中阿青年峰会、中欧青年文化与全球治理对话、以及金砖青年学者圆桌论坛等系列全球青年文明对话,为年轻学子创造在全球前沿问题上开展交流对话的机会,以推进构建全球青年网络,拓展全球青年发展空间。接着,南丹麦大学Søren Harnow Klausen教授进行了主旨演讲,从哲学视角探讨了金砖国家合作的伦理维度。他呼吁改革全球治理体系,将价值观与伦理关切融入国际合作,推动可持续发展和更平衡的国际秩序。在主旨演讲前,敬乂嘉教授代表复旦大学为Klausen教授颁发了复旦学者证书。

在“全球气候治理中的金砖国家角色”分论坛中,复旦大学讲座教授、巴西巴西圣保罗商业管理学院教授Jose A. Puppim de Oliveira担任主持人,并首先进行了引导性发言。Puppim教授探讨了气候议题下全球公域治理的脆弱性,并分析了金砖国家在气候变化、可再生能源等领域的合作潜力与挑战。接着,五位青年学者围绕主题依次演讲。阿联酋沙迦大学Hao Luo基于中国上海与印度孟买案例,分享了关于海平面上升与海岸带适应性治理的研究内容。清华大学Sihan Yang从人工智能角度讨论了金砖国家应当利用各自优势拓展绿色领导力。复旦大学Liying Guo聚焦新疆沙漠治理以及新疆的电动汽车普及度问题,讨论了双碳时代中国前沿气候实践与金砖国家发展路径。伦敦政治经济学院Yili Zhang从制度创新、规范领导和青年角色等角度探讨了金砖国家需要将发展需求与气候目标相结合并发挥影响力。复旦大学Ji Qi从资金、科技和知识等角度讨论了金砖国家在全球气候治理中扮演的角色。伦敦大学学院Prateek Raj教授对青年学者的报告进行点评。在自由讨论与辩论环节,与会者就金砖国家如何形成针对气候变化的统一解决方案、气候正义、在气候治理中融入地方实践等问题进行了激烈讨论。

在“金砖国家、全球南方与新的世界格局”分论坛中,西开普大学政府学院荣休教授Christopher Tapscott担任主持人,并首先进行了引导性发言。Tapscott教授从历史演进和制度创新视角回顾了金砖国家由成立到扩员再到金砖+的发展路径,指出新开发银行等机构为成员国提供了多元化、灵活化的融资工具,但其决策透明度和内部协调机制仍需持续完善。接着,八位青年学者围绕主题依次演讲。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Arjun Sharda指出,以基础设施互联与数字经济合作为载体的南南合作模式,正重塑全球南方国家间的互联互通与经济增长。复旦大学Yu He分析了金砖国家内部新发展援助与传统官方发展援助的差异,并强调金砖国家以制度创新挑战经合组织主导的援助范式,为多极化全球治理提供了重要参考。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学Akhil Reuben Kanagaraj聚焦服务外包与人工智能时代的制造业转型,指出印度凭借外包产业的规模效应在就业和税收方面取得显著成果。复旦大学Ziqi Feng从去殖民与去美元化角度剖析全球不平等的历史根源,认为金砖国家通过构建替代性金融体系和推动技术自主,正努力重塑全球南方话语权。北京外国语大学Xiaoheng He以埃及交通基础设施合作为案例,展示金砖+在互联互通与就业创造方面带来的红利,同时提醒需关注项目债务可持续性。复旦大学Gaidai Alexandra强调,尽管新开发银行与和金砖国家应急储备安排在绿色与基础设施项目上提供了灵活支持,地缘政治分歧对一体化进程仍构成制约。博科尼大学Jiahui Lin从全球南方受援国视角出发,比较金砖国家与欧盟在援助治理模式上的差异,指出受援国可以在两者之间“择优”选择,以实现自主发展的政策空间。最后,里士满大学Yueling Wu聚焦青年学者的“桥梁”作用,呼吁通过学术研究与跨文化对话推动包容与技术公平。伦敦大学学院Prateek Raj教授对青年学者的报告进行点评。在自由讨论与辩论环节,与会者围绕印度在金砖国家中的定位、全球技术公平问题、AI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和多边平台建设等问题展开热烈讨论。

最后,Puppim教授进行了总结。他指出,多极化新全球秩序的构建不仅关乎制度架构的优化,更依赖于青年学者的创新活力和跨界合作。他强调,金砖国家与全球南方国家应坚持包容、公平、可持续的发展原则,深化政策协调与制度创新,通过多元化合作模式与开放的对话平台,共同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向更加多极、开放与互惠的方向演进。

论坛期间,各国青年参访了复旦校园,深入接触和体会了复旦“旦复旦兮”的人文底蕴和“卓越有趣”的青年特质,相互之间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文字|祁霁 何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