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7日,由复旦大学全球公共政策研究院与复旦大学-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全球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办的“首届中国国际发展合作理论”研讨会在复旦大学文科楼622会议室顺利举行。此次研讨会由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的赵剑治副教授主持,来自北京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外交学院、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华东师范大学、辽宁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的校外学者应邀参会,我校众多师生旁听了此次会议。
活动伊始,复旦大学全球公共政策研究院院长、复旦大学-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全球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敬乂嘉教授致开幕式欢迎词。敬教授认为,目前中国面临的国际责任与国际期望发生了很大变化,中国近些年的制度建设变革也给我国对外发展和援助带来了巨大变化,这就给我们今天的国际发展合作研究带来了一系列挑战。在此过程中如何理解不同模式间的竞争、合作关系,如何解决债务问题、增强互信,如何传递中国经验、进行政策传播就是我们研究中国的国际发展合作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致辞最后,敬教授介绍了全球公共政策研究院的相关活动及明年的“上海论坛”,并预祝此次研讨会圆满召开。
接下来的第一阶段研讨由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的赵剑治副教授主持,在介绍完此次会议议程后,五位学者依次做发言。
来自北京大学医学院的博士生王丹对中国全球卫生财政体系建设与卫生发展合作的未来进行了战略思考。她认为改革开放与中国的SARS治理使得全球卫生与国家战略研究在中国悄然兴起。在对中美两国全球卫生财政投入领域进行比较的基础上,王博士认为结合现有国情,中国应加大对全球卫生财政的支持力度,着力完善制度体系,调整援助渠道,联合全球卫生伙伴一道推进全球卫生发展合作。
之后,中国农业大学的张传红副教授分享了东亚国家重构国际发展知识的经验。张老师提出,当前充满紧张与不确定性的国际环境使得现有的国际发展知识不足以应对全球挑战。通过对中日韩三国国际发展合作的历史分析与经验总结,张老师认为东亚国家天然形成的一体化与文化多样性对敌意的消弥、促进地区融合的发展合作、聚焦经济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等东亚经验可以为国际发展提供硬知识。之后,学者们就东亚国家发展经验的共性与矛盾进行了探讨。
第三位发言的是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的任国征研究员,他向我们介绍了国际发展合作中的“信任”理论。他首先阐明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启发了他从“信任”角度对国际金融治理进行研究。接着,通过信任、制度、寻租的逻辑关系的梳理,国际发展合作的契约模式与社会模式的现实运用,任老师解释了如何破解转型期中国社会存在的国际发展合作信任危机、制度不完备、寻租腐败等问题。结合金融供给侧改革与金融安全、区块链产业、香港问题中的金融风险等现实,任老师提出了可供研究的很多启发性课题。
其后,来自外交学院的硕士研究生张甲英基于全球公共产品视角,介绍了她的“冰上丝绸之路”研究进展。面对全球治理困境以及北极治理有效性的不足,中俄两国共同提出了“冰上丝绸之路”倡议,但相关研究十分有限。张同学则从全球公共产品角度,进行了一些思考。从航运开发、航运安全、交流合作、跨国协调等内容出发,她认为可以通过增强供应能力、提高开放程度、发展合作关系等推动“冰上丝绸之路”发展。对于张同学研究中的疑问,赵剑治老师、任国强老师等就“冰上丝绸之路”是否可以界定为全球公共产品以及论文完善思路等给出了建议。
最后,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国际发展合作研究院助理研究员王钊老师分享了她的多边发展融资机构监督评估制度的研究进展。王老师认为,当前的对外援助评估已经从最初的结项评估扩展至整个项目的周期和后续发展影响的评估。通过对世界银行和亚洲开发银行监督评估案例的分析,她总结了多边机构构建监督评估部、设立评估标准、完善数据收集方法、形成监督评估报告等实践,为中国的对外援助与融资事业发展提供了参考。
午餐过后,下午的第二场讨论由中国农业大学的董强副教授主持,在对议程进行介绍后,三位学者依次做了主题发言。
首先,华东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的李亚敏副教授就推动“金砖+”参与全球治理和促进国际发展合作的新思考进行了分享。李老师从“金砖+”、全球治理、国际发展合作、“一带一路”倡议、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五个关键词出发,串联起了推动“金砖+”合作模式构建,引领新型国际发展合作的金砖命运共同体的宏大畅想。李老师认为,要体现中国担当,立足“金砖”可以作为一个突破口。为此,我们需要加强相关研究、增强自身能力、寻求国际利益的最大公约数、增强各国国际责任感与民间积极性,以推进国际发展合作。李老师的发言引起了在座学者的热烈探讨,就“金砖+”发展的现实与挑战,学者们交换了自己的想法与思考。
接下来,以“日本在非洲的第三方市场合作:模式、特征与启示”为主题,复旦大学日本研究中心的贺平副教授做了发言。贺老师认为,与“三方合作”概念相比,“第三方市场合作”更为直接,更多是在商言商,非洲大陆则是中日两国布局全球经济外交和开展“第三方市场合作”的重点。接下来,贺老师介绍了日本、法国、美国和印度在非洲进行“第三方市场合作”形成的“全面合作型”、“战略引领型”、“战略对接型”等模式,并提出日本在企业主体性、合作动态性、项目透明度、融资保障力等方面的经验为中国推进“一带一路”与中日“第三方市场合作”提供了诸多启示。之后,贺老师与在座学者进行了交流,并对未来的“第三方市场合作”提出了期待。
第三位发言的是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的赵剑治副教授,赵老师就竞争还是合作?亚投行建立对于亚行贷款行为的影响进行了评估。赵老师先对OECD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以及AIIB与ADB的发展特征进行了比较,并介绍了目前学界对AIIB与ADB之间竞争与合作关系的两种看法。通过对2000-2018年40个ADB借款国加入AIIB前后的数据变化进行分析,赵老师认为AIIB的建立对ADB创始成员国的借款影响总体是下降的,即二者之间关系更倾向于竞争。发言结束后,赵老师与在座学者们就实践中的融资机制、风险控制、运行机制等问题进行了持续而热烈的讨论。
第三场讨论由复旦大学的贺平老师主持。
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的董强副教授最先发言,董老师认为在民间组织参与国际发展方面,中国与欧洲存在着制度差距。他从历史进程、法律框架、组织设置、政策变迁四个方面对英、日、韩等国的民间组织参与国际发展的制度设计进行了比较。结合中国扶贫基金会与阿里巴巴公益主办的“国际爱心包裹”项目、云南省政府社会组织走出去的“准政策推动”等案例,董老师认为中国民间组织参与国际发展的制度设计正从严密管控为主导向宽松管控为主导转变,实力较强的民间组织可以借助已有的模糊制度实现其参与国家发展的目标。
第二位来自辽宁大学经济学院的陈逸凡发言主题是“金融距离视角下中国对‘一带一路’OFDI的影响效应分析”。从中国与沿线国家的普惠金融发展水平的差距切入,通过普惠金融发展距离(DFII)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OFDI)两个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分析,研究发现“一带一路”沿线国普惠金融发展水平普遍较低,中国处于领先地位;短期内DFII增大会促进中国对沿线国家OFDI,在长期则为抑制作用。据此,作者提出采取区分国别的对外金融政策、鼓励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加强有效管控监督力度等政策建议。
最后一位发言的是新加坡国立大学政治学系的翟铮博士,翟博士介绍了自己博士论文选题的构想——双边和多边开发金融的协同发展研究。从应对资金短缺、撬动私人资本、优惠贷款等经济角度,翟博士阐述了多边开发金融存在的意义。从政治利益角度看,多边开发金融也反映了国家的对外战略考量,国家可以通过影响多边组织推广自己的政策。在研究中国双边开发金融与亚投行的关系等的基础上,翟博士希望之后可以通过观察ODA和AIIB的贷款走势,分析中国外交的战略变化。发言后,在场的学者们热心给出了数据选择、模式界定、研究方向调整等有益建议。
研讨会的最后,赵剑治老师对本次会议进行了总结,赵老师认为此次小范围的研讨为参会学者提供了交流思考的很好机会,这得到了在座学者的深切肯定与支持。最后,赵老师欢迎参会的各位老师向《复旦公共行政评论》投稿,并期待明年的第二届研讨会能够办得更好,助推中国的国际发展合作理论研究更上一层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