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服务供给的价值创造”工作坊综述
发布时间:2019-07-10       

2019年7月9日,“公共服务供给的价值创造”工作坊在文科楼622会议室举行,此次工作坊由全球公共政策研究院和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共同主办。来自复旦大学、爱丁堡大学、纽约城市大学、台湾中央警察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高校的学者参加了此次工作坊。

工作坊第一部分是主旨演讲,由复旦大学全球公共政策研究院敬乂嘉教授主持,来自爱丁堡大学的圣斯蒂芬•奥斯本(Stephen Osborne)教授发表演讲。敬乂嘉教授首先感谢和欢迎了现场与会的嘉宾和学者,并向大家介绍了斯蒂芬•奥斯本教授的个人履历和学术成就。接下来,奥斯本教授以“公共服务供给的价值创造:理论与实践”(Creating Value Through Public Service Provision: Theory and Practice )为题做主旨演讲。他认为,现有的公共管理理论仅仅关注公共服务的提供,没有从被服务对象的视角来考虑公共服务。内部组织绩效仅在外部价值创造的背景下才有意义,据此,他指出公共服务的价值创造有四种过程,分别是外部的生产过程、合作的制定与提供过程、内部的消费过程和合作体验与构建过程;公共服务价值的五大要素分别为:满意度、成果、体验感、服务能力、公共价值(社会价值与“乘数效应”);公共服务价值的三大维度是提供、消费和语境。奥斯本教授认为,不是所有的公共服务都可以创造价值,但却都可能对公共价值造成伤害,不论是公共服务政策制定、服务提供的过程,还是服务手段的滥用,都可能对公共服务的价值产生毁灭性打击。

接下来是研讨环节,共有三位学者发言。来自纽约城市大学的陈斌教授以“To Contribute and Not to Contribute: A Configurational Approach to Crowdsourcing Participation for Social Innovation”为题,指出对众包贡献因素的影响可能不是线性的、独立的,而是表现出三种不同的方式。他以全球众包社区的53个项目为例,通过定性比较方法探索众包对社会创新的贡献和影响,认为不同条件配置下(不对称的因果关系)、多种条件组合下(等式关系)的众包对社会创新的贡献不同,不同的供给方和需求方条件在众包社会创新过程中具有互补和替代作用。

来自上海财经大学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的李会平教授以“The Administrative Boundary Change and Public Service Provision: Do Cities Exploit the Counties in China?”为题,提出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边界变化会对公共服务的提供产生明显影响,主要表现为公共服务的增加。她指出,这种公共服务的增加实际主要分布于传统的中心城区,但其公共资源却来自新城区,传统城区与新城区之间资源与服务的不平等将扩大城市化进程中的政治经济不平等。因此,她认为,政府应在城市化过程中采取政策预防措施,防止公共服务不平等的扩大化。

来自华东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的翁士洪教授以“Public Professor as Policy Entrepreneurs: How Do Scholars Improve Policy Change amidst Various Constraints in China?”为题,在中国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的案例研究基础上分析专家学者在邻避效应(NIMBY,not in my backyard)下如何影响公共政策。通过实地访谈,他发现,只有熟悉当地情况和社会地位较高的专家学者才能在政策过程中发挥作用,而这些学者专家在此过程中可划分为五种身份:概念企业家、知识经济人、政府与其他相关者间的信息传播者、地方事务倡导者和网络构建人。

奥斯本教授在每场报告后进行了点评,指出在公共服务中提供服务过程和实际服务过程是密不可分的,不能忽略公共服务过程中参与的合作者和服务对象的感受。来自全球公共政策研究院的钱浩祺博士认为,在研究城市化进程的边界问题时,需要注意行政边界与地理边界变化的区别。来自台湾中央警察大学的王俊元教授也针对公共服务的价值创造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强调了地区间公共服务的不同。

供稿:杜紫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