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治理与发展”学术会议综述
发布时间:2019-06-16        浏览次数:1809

2019年6月15日,《复旦公共行政评论》“环境治理与发展”会议在复旦大学文科楼615举行。本次会议由复旦大学国务学院和复旦大学全球公共政策研究院共同承办。来自复旦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香港城市大学等10所高校的学者参会。

会议由复旦大学全球公共政策研究院院长、《复旦公共行政评论》主编敬乂嘉教授和本次专刊客座主编、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杨立华教授主持。敬乂嘉教授首先对《复旦公共行政评论》期刊的创立背景、发展情况以及本次会议主题进行介绍。杨立华教授则从文章的内容和形式上提出要求,指出在摘要撰写、文章布局、内容呼应上的几点注意事项。

本次会议主要分为特邀演讲和四部分文章展示。每篇文章在10分钟展示后均有20分钟点评和交流提问环节。

天津大学Dan Guttman教授首先为本会议做特邀演讲。他从环境治理的概念和比较研究入手,提出中国环境治理研究的可能切入点,如政府环境治理工具的选择——中国如何结合立法和政策制定来治理污染和推动可持续发展、中国核心的环境治理工具选择、政策学习的运用。他还讨论了环境公益法在中国情境下的借鉴意义、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非政府组织对全球环境治理规则的影响,以及中国环境治理研究的可能思路。

会议第一部分由杨立华教授主持。清华大学闫亭豫博士以辽河流域辽宁段为例,探究流域环境协调治理的成效及其可持续性。基于2012-2018年的实地调研和访谈数据,她发现该段流域的协同治理过程经历了成效取得和得而复失两个阶段,亦即协同治理可以实现环境改善,但成效并不稳定。这种不稳定性的影响因素主要考虑为治理主体参与意愿波动、集体责任冲击和抗风险能力的降低。

中国海洋大学许阳博士从河长制的缘起、制度设计与落实谈起,认为其本质是一种府际关系的协同机制,通过制度反思发现其仍存在较多问题,包括“名”不符“实”的形式主义制度陷阱、“追责”沦为“避难”、以及过于“柔性化”的问责手段。

香港城市大学徐菁媛博士选取新颖的野生动物资源管理主题,通过案例研究剖析中国野生动物资源的管理现状,指出我国当前在该领域存在的立法管制、政府间协作、利益相关者参与、能力建设和公众教育五方面不足,并就完善立法、巩固网络化管理、强化管制能力、鼓励公众参与和提升公众意识给出相应建议。

会议第二部分由Dan Guttman教授主持。复旦大学博士生曹静基于2001-2015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利用合成控制法对排污权交易制度的政策效应进行实证研究,发现该政策有效降低了试点地区二氧化硫排放强度,且在政策实施第3年政策效应达到最大。不同试点省(市)排污权交易制度的政策效应有所不同。

首都师范大学赵新锋教授基于2004-2015京津冀区域政策文本数据,选取政策工具强制程度、协调程度和整合程度为测量指标,分析了该区域大气污染治理政策工具对大气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相对于市场型、自愿型政策工具,京津冀各地方政府更为重视管制型政策工具的使用,该政策工具显著降低了二氧化硫平均浓度。此外,政策工具横向协同程度对空气质量达到二级以上天数有显著负向影响,整合程度对可吸入颗粒物平均浓度有显著负向影响。

复旦大学钱浩祺博士在现行交通政策有效性及无效原因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一个全新的交通行为模型——跨期交通模型,用以理解交通限行政策冲击下的各参与主体反应机制。他以上海交通限行政策为例,采用隐马尔科夫模型和高频数据对理论模型进行回归验证、利用反事实数值模拟对交通限行政策的净效应进行了测算和分解,认为可以通过增加政策工具来实现交通流量转移和污染物排放转移的双重目标。

会议第三部分由赵新锋教授主持。清华大学博士生曹晴阳从环境治理中自下而上的公众参与入手,基于2008-2016年“地方领导人留言板”的海量政民互动数据,分析了数字时代公众如何通过网络表达环境诉求、政府如何回应网络环境诉求以及政府回应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政府对网络空间环保诉求的回应呈现出了“选择性”的特点,并从诉求类型、回应机构和地方经济社会特征三个层面分析了影响政府回应的因素。

复旦大学孙小逸副教授在已有从主观认知的角度解释公众对政府工作评价的研究基础上,找到政府环保工作评价的新解释视角——公众参与行为,并将环保参与行为分为个人生活型、政府支持型和环境公民型,基于2013年CGSS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显示个人生活型、环境公民型参与有助于提高公众对政府环保工作的评价,而政策支持型参与对政府环保工作的评价没有显著影响。

北京师范大学刘丽莉博士基于法律机会结构的视角,通过案例比较分析了社会组织参与环境公益诉讼的影响,认为法律机会结构很大程度取决于参与诉讼社会组织的主要政策目标——当社会组织协助政府履行职责进入司法程序时,诉讼过程通常进展较为顺利;社会组织将法律作为政策倡导和制度发展的手段时,其法律机会通常受到地方政府的限制;而当这些社会组织的首要目标为解决地方实际环境问题时,诉讼通常为它们的最后选择。

会议第四部分由孟天广副教授主持。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马琪博士从消费者行为的角度出发,探究了现行政策背景下影响公众新能源汽车购买意愿的关键因素,尝试找到政策补贴调整期的缓冲着力点与政策激励路径。文章基于628份有效的问卷调查数据,从公众购买意愿的角度提取关键影响因素并挖掘其作用机制,发现环保观念、产品性能、产品符号、政策激励以及社会影响对新能源汽车购买起到重要作用,同时创新性的发现公众绿色观念以及新能源汽车的价格费用不是影响公众新能源汽车购买的重要依据。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士生张方方基于现有评价指标集,构建了城市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包括生态经济、生态空间、生态环境、生态人居、生态文化和生态制度6个准则层的21项指标,并对广西北海市进行了初步测量。测量结果显示北海市城市可持续发展水平整体较好,但生态文明建设各子体系差异较大,生态人居、生态经济和生态制度建设水平还有待提高。

复旦大学博士生姜晓辉梳理了已有研究中有关城市蔓延、财政分权和二氧化硫排放三者关系的文献内容,基于2007-2017年广东省21个地级以上市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城市蔓延和财政分权对二氧化硫排放的影响。从城市蔓延指数测量结果来看,广东省的整体蔓延程度不高、城市蔓延出现不规律且内部差异较大。从实证结果来看,城市蔓延对SO2排放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财政分权对SO2排放没有直接的影响。基于此,作者给出了相应的四条政策建议。

会议最后,北京大学杨立华教授和复旦大学敬乂嘉教授分别做了会议总结,从总体上对文章情况进行评价,并期待作者根据会议意见提交更加完善的论文。

(曹佳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