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中印发展与治理论坛”综述
发布时间:2019-06-11       

2019年6月7日,“第三届中印发展与治理论坛”在加州大学河滨分校成功举办。论坛由加州大学河滨分校公共政策学院、复旦大学全球公共政策研究院与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以及海德堡大学南亚研究所共同举办,来自中国、印度、美国等国的学者出席本次论坛。

论坛开幕式环节,论坛联合主席加州大学河滨分校Anil B. Deolalikar教授、复旦大学敬乂嘉教授和海德堡大学Rahul Mukherji教授分别致辞。随后,论坛围绕四个单元展开,与会学者从多个角度分析了中国和印度的公共治理议题及比较研究。

论坛第一单元由海德堡大学Rahul Mukherji教授主持。来自海德堡大学的Tanvi Deshpande博士研究生以“制度变化:印度国家气候行动计划演变”为题报告了她在印度应对气候变化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她认为印度的气候变化政策总体上可以分为20世纪70年代的关注环境政策阶段、90年代开始参与国际气候变化辩论阶段以及2007年之后的出台具体气候政策阶段。虽然印度在国家层面已经开始出台具体气候政策来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但是由于普通民众内部对于气候变化及其危害的认识还不够,导致已经出台的政策并没有得到很好的执行。

来自复旦大学的钱浩祺青年副研究员以“摸着石头过河:中国的气候治理”为题,围绕煤电厂发展与可再生能源开发两个角度评述了中国近十年来的电力部门绿色转型进展。中国在过去的十多年间实行了“上大压小”、“煤改气”等政策,促使其火力发电部门特别是煤电厂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而且中国的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容量也迅速增长,占比居于世界领先位置。但与此同时,中国的“弃风”、“弃光”现象依然严重,电力部门绿色转型之路依然艰辛。为了克服这一困境,中国可以通过加快长距离特高压输电网络的建设,来实现资源的跨区域平衡,同时需要尽快建立起全国碳交易市场和完善可再生能源消纳保障机制,利用市场化的工具来促进电力绿色转型。

来自海德堡大学的Jai Shankar Prasad博士生的报告题目为“印度的森林治理与部落福利”。这项研究展示了印度在森林土地权利方面的政策演变路径,并且着重关注印度2006年颁布的森林权利法案作为政策背景,但是该法案因为会降低林居部落的福利而遭到了较强烈的反对。通过分析印度不同邦在政治执行、官僚体系以及社会文明等方面对部落福利的影响,能够进一步为印度通过自上而下的方法对其土地利用模式、财产权利等方面治理提供理论与实证支撑。

论坛第二单元由加州大学河滨分校的Ajay Verghese教授主持。来自巴塞罗那国际研究学院的Shashwat Kumar博士研究生以“监管空间中的正式权力与事实权力研究”为题,报告了用网络分析方法对印度电力部门进行研究的相关成果。在政策制定过程中,应该以独立监管机构为主,以此来减少新兴经济体中的制度性问题。但现实情况是,不同的组织和机构在相互作用中所产生的“监管安排”会在监管过程中产生复杂的监管网络。这样一种现实与理论不相符合的现象出现在印度的电力部门,从理论上分析,印度的电力部门基础投资应该由独立的州立监管机构来进行,但实际分析结果显示是有非常多的部门共同参与。报告人最后从上网电价、公众参与、监管者自治以及利益相关者四个角度对理论与现实背离的现象进行了解释。

来自复旦大学的敬乂嘉教授的报告题目为“下属还是伙伴:中国公共服务提供中的政府—非营利组织关系”。政府购买存在着双重效应,即依赖效应和授权效应,从而影响政府—非营利组织关系。通过于2017年对202家位于上海的非营利组织进行调查,研究者考察了政府购买以及环境因素对政府—非营利组织关系的影响,以被调查者的政府—非营利组织关系认知指标作为被解释变量,考察了政治关联、融资结构和社会网络三方面因素对其影响,同时控制了诸如组织成立时间、组织规模等因素。实证结果表明,政府购买并没有对政府—非营利组织关系产生显著的影响,这可能是由于双重效应的存在。 反而是占社会组织收入较小比例的政府直接拨款对该关系有显著的影响。

来自复旦大学的赵剑治教授的报告题目为“竞争还是互补:亚洲开发银行如何通过调整贷款策略来回应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出现了以中国、印度和巴西等新兴经济体为主的国际性金融机构,这一模式对传统以发达国家为主的国际金融援助模式产生了挑战。研究者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建立作为研究背景,考察了这一事件对于亚洲开发银行的贷款行为的影响。实证结果发现,成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创始会员的国家,显著减少了从亚洲开发银行获得的项目贷款,其他国家或将因此得到福利提升。

论坛第三单元由复旦大学敬乂嘉教授主持。来自加州大学尔湾分校的王丰教授以“中国的新型不平等”为题,报告了中国在过去几十年间的不平等现象演变。自1980年以来,中国在收入高速增长的同时也经历了收入不平等的恶化,但是这一现象在进入21世纪后得到了逐步缓建甚至有所改善。与此同时,中国社会的财富不平等却在不断恶化,这一点与印度社会的情况相似。除此之外,中国在流动机会和政府收入再分配方面也有所恶化。

来自印度管理学院的Chirantan Chatterjee教授的报告题目为“知识产权与工资不平等”,主要研究了印度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不断完善和强化之后,对公司管理者与非管理者之间的工资差异以及不同公司之间工资差异的影响。研究者以2002年印度第二次修订专利法案作为政策准自然实验,用微观企业的上市公司面板数据对政策效应进行了评估,实证结果发现2002年的政策变化导致了管理层酬金的显著增长,而且公司之间的收入差距也因专利强化而增加。研究者希望未来能够通过进行国别研究来检验这一现象是否存在国别差异。

来自加州大学河滨分校的谢阳教授以“中国的高速公路修建、经济发展与环境”为题,报告了中国修建高速公路对区域经济增长和环境污染的影响研究。中国自2000年起开始大量修建省际高速公路,这些高速公路在连通主要城市的同时,也意外地将城市之间的县级行政区域连接在一起。为了考察连通高速公路对这些县级行政区域的本地经济和环境影响,研究者使用了2000至2012年的县级经济和环境数据,对建成高速公路这一准自然实验进行了效果评估。实证结果发现,原本相对富裕的地区在建成高速公路之后的经济增长下降但环境得到了改善,而原本相对贫穷的地区在建成高速公路之后的经济增长得到了提升但环境遭到了恶化。这一结论一定程度上可以通过需求侧效应来进行解释,即当高速公路建成之后,贫穷地区获得了经济增长的机会,而富裕地区为了环境质量需求而舍弃了部分经济增长空间。

论坛第四单元由加州大学尔湾分校的王丰教授主持。来自加州大学河滨分校的Ruhi Khan教授和Wendy Su教授带来了她们的合作论文“中国与印度的文化交流:构建另类现代性”。两位研究者以电影这一媒介形式为例,通过对20世纪50年代至今中国从印度引入的电影进行特征分析,发现中国和印度的价值体系具有一定的共通性,均较为强调家庭、教育和职业等因素,这样一种“价值共享”特征将在未来逐步挑战现有西方现代体系的霸权地位。

来自加州大学河滨分校的Ajay Verghese教授分享了题为“印度教特征的世俗化”的报告。世俗化理论认为,随着工业化水平、城镇化水平以及教育和财富水平的不断提升,宗教将会逐渐被弱化,西方国家过去数十年的数据清晰地展现了这一趋势。但是这个结论在非西方国家是否也成立值得讨论,若世俗化的趋势存在,则其又会对政治行为产生怎样的影响?针对这一问题,研究者对印度的比哈尔市和卡拉拉邦进行了调查研究,基于调查问卷的实证结果同样印证了世俗化理论在印度是成立的,宗教信仰水平会随着教育水平、财富水平和安全水平的提升而下降。

最后,来自加州大学河滨分校的Serge Rey教授以“政策的地理空间分析:一个比较框架”为题,分享了地理空间分析技术在政策分析中的应用。研究者展示了地理空间分析的演进历史,并提出由于任何事物之间都或多或少存在关联性,且空间依赖性能够反应出问题的深层次结构特征,因此非常适合用地理空间分析方法来进行深入研究。接着,报告人介绍了加州大学河滨分校地理空间科学中心在地理空间领域所着重关注的研究视角,包括基础地理空间信息科学研究、开源工具研究与开发、地理空间分析在社会科学、生命科学与自然科学领域的应用等。最后,报告以美国人均收入的地理空间分析作为案例,展示了相关研究方法的优势。

在论坛结束之际,与会学者们对未来论坛的主题议题、举办形式等展开了热烈的讨论,论坛联合主席加州大学河滨分校Anil B. Deolalikar教授、复旦大学敬乂嘉教授和海德堡大学Rahul Mukherji教授分别做了总结发言,论坛在与会学者们的热烈掌声中圆满落幕。

(钱浩祺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