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2日,复旦大学-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系列讲座第18期在文科楼615室举行,《中国季刊》主编蒂姆•普林格尔作了主题为“转型中的工会: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Trade Unions in Transition: From Command to Market Economies)的演讲,本次讲座由复旦大学全球公共政策研究院举办,院长敬乂嘉教授主持。

讲座伊始,敬乂嘉教授介绍了主编普林格尔的个人履历及其新书《转型中的工会: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普林格尔从2017年1月起担任《中国季刊》编辑,从华威大学取得社会学博士学位后,自2012年起担任伦敦大学亚非学院担任高级讲师。普林格尔主编首先向大家介绍其新书《转型中的工会: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Trade Unions in Transition: From Command Economies to Market Economies)。这本书由来自十个国家的十六位学者合著,前后耗费三年时间写作和编辑。他阐述了研究该问题的背景,即在冷战后期,中国和越南等社会主义国家相继改革经济体制,向市场劳动关系过渡,具体表现为从“铁饭碗”到合同就业、从国家福利到社会保险的转变以及国企大规模裁员和民营化。同时,伴随着全球新自由主义趋势的发展,上述因素共同导致社会主义和后社会主义国家工会的转型。普林格尔主编认为,重大的社会变革往往涉及生产价值的社会关系的变化,而劳动关系是现代社会的核心社会关系之一。在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的过程中,不同国家的工会以不同的规模和速度进行转型,而在这些转型中,劳工不是被动的。

普林格尔主编继续抛出问题:我们为什么要关注工会?他认为,工人和工人阶级是工会的主要组成部分,通过集体行为,工会有可能对变革和发展进程产生重大影响,但在这一过程中,工会自身也或多或少发生了变化,所以转变是一个双向的过程。因此,该项目研究的学术前提是:计划经济体制改革后,理解工会如何适应市场劳动关系内在的利益对立,是理解不断变化的社会关系的关键。普林格尔主编比较了计划经济体制和市场经济体制下工会的职能。他总结出一个“双重”转变的迷思:“双重”转变并没有在实践中诞生,历史也没有像福山预测的那样结束,马克思的理论仍具备解释力,社会民主本身也经历了变迁。他列举了多个国家的不同转变,阐释了四个维度的分析指南,并以越南为例进行了比较研究 。

最后,普林格尔主编还与在座师生进行了互动,就具体问题展开一系列讨论。


(撰稿:舒蔚兰;图片、审校:全球公共政策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