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16 普兰廷博士主讲“地图平台:下一个测绘基础设施?”
发布时间:2019-09-29       

9月18日,复旦大学-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系列讲座第16期在新闻学院教学楼202室举行,本次讲座由复旦大学全球公共政策研究院与新闻学院合办。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的普兰廷博士(Dr. Jean-Christophe Plantin)做了题为“地图平台:下一个测绘基础设施?”(Mapping Planforms: the Next Cartographic Infrastructure?)的讲座,复旦大学、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等高校的中外师生参加了本次活动。讲座由全球公共政策研究院全球政治经济双学位项目主任钱浩祺博士主持。

讲座伊始,钱浩祺博士介绍了普兰廷博士的个人履历。普兰廷博士是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媒体与传播系助理教授,主要研究数字平台政治、知识基础设施演化以及数字主权,其著作广泛发表于顶尖的媒体与传播类期刊,例如《媒体、文化与社会》(Media, Culture & Society)、《新媒体与社会》(New Media & Society)、《大数据与社会》(Big Data & Society)、《中华传播学刊》(Chinese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等

接着,普兰廷博士以《基础设施研究遇见平台研究:在谷歌与脸书的时代》(Infrastructure studies meet platform studies in the age of Google and Facebook)一文开场,引用爱德华关于“(测绘)知识基础设施,是人、产品和机构生成、共享及维持关于人和自然界特定知识的强大网络”来界定“知识基础设施”(Knowledge infrastructure)的概念,认为地图平台,如谷歌地图等,正在成为地图信息测绘的基础设施。

普兰廷博士指出,自从提供地图服务以来,谷歌不断与Craigslist等平台进行融合,持续提高可编程性以及公众参与度,使得测绘覆盖面越来越广,且更加个性化。他认为,地图之所以能够平台化,除了存在地图机构这一重要原因之外,还与2004年以来地图具备了可编程性、更加模块化、用户参与度更高以及定制服务更加优化密切等因素有关。对于网络地图平台能否成为测绘基础设施,普兰廷博士列举了谷歌地图的强大功能和与人们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并指出现阶段的一些变化趋势。

普兰廷博士指出,测绘基础设施正在碎片化,地图的“现代主义地图时代”和“实体安全时代”已经终结,公众参与度的提高很大程度上拓展了测绘边界,传统上的地图信息提供者和仲裁者(政府),已经变成了众多生产者和促进者之一。普兰廷博士认为,网络地图存在一个悖论,即地图从没有像今天这样准确、便捷与开放,但却越来越多地服务于私人利益而非公共利益。最后,他指出,2005年以来,随着数字测绘的持续平台化,虽然传统测绘机构依然存在,但已不是唯一的权威来源。一些数字测绘平台已经达到了测绘基础设施的程度,并依靠基础设施和平台属性来更新地图。

最后,普兰廷博士与在座师生进行了互动,就具体问题展开一系列讨论。

(供稿:于大皓;图片、审校:全球公共政策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