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8日,复旦大学-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系列讲座第十二期在复旦大学智库楼209会议室举行,本次讲座由全球公共政策研究院和发展研究院共同举办。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欧洲研究所的西蒙•格兰蒂宁教授(Simon Glendinning)做了题为“西方哲学与东方哲学:西方哲学特性的未来”(Western Philosophy and Eastern Philosophy:The Future of a Western Philosophical Distinction)的讲座,介绍了欧洲哲学历史和欧洲哲学的普遍性等内容。讲座由全球公共政策研究院院长敬乂嘉教授主持。

讲座伊始,敬乂嘉教授介绍了西蒙•格兰蒂宁教授的个人履历。格兰蒂宁教授是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欧洲研究中心主任,在牛津大学获得哲学硕士和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欧洲哲学。格兰蒂宁教授早期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现象学,2004年担任欧洲研究中心主任后,其研究方向从欧洲哲学(一种哲学流派)转为欧洲的哲学,他已经发表了数十篇学术论文,目前已完成“欧洲:一部哲学史”系列丛书的其中两部。

格兰蒂宁教授首先介绍了欧洲哲学的历史发展。他认为,由黑格尔对非洲历史的看法及胡塞尔对巴布新几内亚历史的看法可知,原始社会只能称之为生活,尚不能称之为历史,因为原始社会的生活只涉及当下,不涉及过去和未来。欧洲近代史往往被视为世界历史的核心部分,尤其在哲学史的研究中,很多研究都以欧洲为中心,但实际上,广义哲学并不是一部以希腊或欧洲为起点的历史。他引用了胡塞尔对此的解释,即虽然哲学总是被视为希腊的科学,但其实并不是特别的学问。在今天来看,希腊哲学其实是与中国哲学、印度哲学一样,只是一种在不同历史形式下相似的文化理念。

格兰蒂宁教授认为,哲学是“一些希腊怪人”发展出来的,并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展为“一种新型的普世主义”,是欧洲人社会生活的一部分,表现为对思想的热爱和批判思维方式(也可称之为“欧洲精神”)。他特别提到了胡塞尔对此的阐述,指出,欧洲精神的范围与地理上欧洲的范围不一样,比如美国,地理上不属于欧洲,但在精神上和欧洲是相似的,这种精神与哲学是密不可分的。德里达认为,哲学赋予人们一种特有的思维方式,即占有和转换的思维方式。具体而言,就是一种永无止境的自我批评。这可以被视为一种民主,但值得注意的是,哲学虽然赋予我们一种民主思维和生活方式,但尚未实现有效的民主。

最后,格兰蒂宁教授与在座师生进行了互动,围绕欧洲哲学与中国哲学、欧洲哲学的起源和未来等问题展开讨论。

(撰稿:杜紫弦;图片、审校:全球公共政策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