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77 Alvaro Mendez教授主讲“变革的十年:评估亚投行在全球南方发展中的作用”
发布时间:2025-10-01       

2025年7月7日,复旦“全球公共政策”国际暑校系列讲座第二期暨复旦—LSE讲座系列第77期在复旦大学全球公共政策研究院举行。讲座邀请了伦敦政治经济学院Alvaro Mendez教授,以“变革的十年:评估亚投行在全球南方发展中的作用”为主题展开讲座。全球院助理教授叶欣主持本次讲座。

   讲座开始前,叶欣助理教授对主讲人进行了简要介绍。Alvaro Mendez教授是伦敦政治经济学院(LSE)全球南方研究中心的主任,也是复旦大学全球公共政策研究院的科技部高端外国专家、中国和国际发展客座教授。研究领域涵盖国际发展、国际关系理论、国际组织、中国和全球南方等。

讲座伊始,Alvaro Mendez教授回顾了多边开发银行的架构与演进,梳理中国参与多边开发银行的历程,并以亚投行为例讨论全球金融治理格局的变化,深入剖析了亚投行的崛起历程。他指出,传统多边开发银行(如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长期由个别国家主导,难以反映新兴经济体诉求,而亚投行的诞生正是对全球金融治理体系失衡的回应。他强调,亚投行聚焦基础设施专项融资及非政治化贷款原则,已成为弥补亚洲地区乃至全球基建资金缺口的关键力量。

接着,Alvaro Mendez教授进一步解析了亚投行在运营机制上的创新。如亚投行创造性设立“意向成员”的过渡机制,以吸引更多成员国加入;通过良好的信用评级吸引私营资本进入基础设施投资领域,有效填补基础设施投资缺口;设立多边合作发展基金(MCDF)强化区域协作,其中阿布扎比区域中心的设立凸显了对中东的战略布局。尽管面临质疑,亚投行十年间审核批准了超300个项目,惠及38个亚洲域内与域外成员融资总额超600亿美元,带动上千亿美元资金投入到基础设施建设中。在其成立的十年间,亚投行已崛起为最具公信力的发展银行之一。

在互动问答环节,现场师生围绕亚投行与传统机构的差异,亚投行的融资是否存在政策方面的条件性,以及绿色发展等问题踊跃提问。Alvaro Mendez教授以阿根廷等国准入案例佐证亚投行迄今未附加政策条款,但坦言当前仍处于十年的“蜜月期”中,“蜜月期”后可能面临新考验。对于绿色发展问题,他指出亚投行因信用评级压力主动强化绿色审核,但基础设施本质仍存碳排放矛盾,需通过技术创新化解。

讲座结束后,叶欣助理教授向Alvaro Mendez教授赠送纪念礼品,部分师生合影留念。

供稿:刘慧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