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23 Steven Kelman教授主讲“唐纳德·特朗普与美国政治”
发布时间:2025-10-01       

2025年6月30日,复旦“全球公共政策”国际暑校系列讲座第一期暨复旦—Arab讲座系列第23期在复旦大学全球公共政策研究院举行。讲座邀请了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管理学院的Steven Kelman教授,以“唐纳德·特朗普与美国政治”为主题展开讲座。全球院院长敬乂嘉教授主持本次讲座。

讲座开始前,敬乂嘉教授对主讲人进行了简要介绍。Steven Kelman教授是哈佛大学约翰·F·肯尼迪政府学院的公共管理教授。他在哈佛大学获得政府学博士学位,长期致力于政策制定与政府组织管理研究,并出版了多部相关著作和论文。Steven Kelman教授目前担任《国际公共管理期刊》主编,并为《联邦计算机周刊》撰写定期专栏。

讲座伊始,Kelman 教授从当前美国政治舆论的分化现象切入,提出了两种分析视角:一是基于民意调查与选民结构的数量分析,二是结合制度与社会文化因素的情境分析。他以近期公开数据与研究为例,讨论不同年龄与性别群体、不同受教育程度群体在政治态度上的差异,并指出由此折射出的社会分层与价值分歧,为理解当代美国政治生态提供了参照维度。Kelman 教授强调,从性别与年龄的国际性趋势到教育与族群的差异表现,均可反映出社会分层与文化张力。

接着,Kelman 教授围绕议题权重与动员机制展开说明。他将社会议题、对制度信任度的差异,以及文化因素归纳为影响部分选民取向的重要变量;同时通过长期的群体投票数据,讨论经济因素(如税收与社会保障)在投票行为中的基础性作用。他强调,相较于单一因素主导的解释框架,更应关注不同议题之间的相互作用、媒介传播的影响,以及地方政治环境的差异,从而理解多元的政策偏好组合。

在互动问答环节,现场师生围绕公共政策的形成逻辑、制度运行机制以及治理实践等问题展开讨论。Kelman 教授结合制度约束、法律程序与历史经验作出回应,认为在法治与程序框架下,公共政策往往体现为多目标平衡与渐进式调整,各方需在信息透明、责任机制与社会信任之间寻找可持续路径。

讲座结束后,敬乂嘉教授向Steven Kelman教授赠送纪念礼物,部分师生合影留念。

供稿:胡昱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