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公共政策研究院2021届硕士研究生毕业典礼隆重举行
发布时间:2021-06-30        浏览次数:666

2021年6月23日下午,全球公共政策研究院首届硕士研究生毕业典礼在光华楼西辅楼805E会议室隆重举行。刘季平书记、敬乂嘉院长等研究院党政领导,硕士生导师、任课教师和研究院教师出席,因疫情原因未能到场的毕业生及部分毕业生亲友在线上观礼。

毕业典礼开始前,现场播放了研究院精心准备的毕业视频,敬乂嘉老师、郑宇老师、赵剑治老师、钱浩祺老师、范梓腾老师、张平老师、薄燕老师、Daniel Guttman、Larry Schroeder等导师或任课教师通过视频方式向毕业生表达祝愿,送上毕业寄语,视频同时回顾了2021届毕业生求学过程中的成长足迹。

奏国歌仪式结束后,毕业典礼正式开始。在表彰环节,党委书记刘季平、党委副书记朱峰、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教授张力分别向吴泽涛、Phillip Flore和谢蒙莹三位同学颁发了2021年度复旦大学优秀毕业生奖、全球公共政策研究院国际学生学习成绩优秀奖和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奖。

在毕业生代表发言环节,中国学生谢牧宇表达了对老师们谆谆教诲的感激,对复旦和LSE的学生生活的不舍与怀念。他引用俄国诗人普希金和中国诗人苏轼的诗句结束发言,表达了乐观旷达、勇毅前行的未来愿景。

德国学生Florian Mueller通过视频讲述了双学位项目带给自己的深远意义。他表示,在新冠疫情的大背景下,两年的求学生活充满了波折与挑战,但在家人、同学和研究院全体教职工的支持与努力下,同学们最终克服了远程学习的困难与不易,得到收获与成长。Florian Mueller在向家人、同学和老师表达感谢的同时,为所有同学送上了最真挚的祝愿。

随后,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郑宇作为教师代表进行发言。他用幽默诙谐的方式描述了特殊时期要克服的教学困难,总结了教学过程中的挑战与收获,对同学们优秀的表现给出高度评价。郑老师指出,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挑战和困难可能会成为常态,但不确定性也会给人以机会去尝试新的事物、学习新的技能,希望同学们挑战自我、勇敢面对,但要有耐心,不能期待每一次努力都有即时回报。他鼓励大家缩小“思”与“行”之间的距离,作为“Z”世代,要学会处理接收到的大量信息,避免空想,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他指出在“内卷”的时代下,要学会自处,并在自己追求梦想的路上对他人进行帮助。

LSE欧洲研究所代表Paul De-Grauwe教授也通过视频对毕业生表达了祝贺。他对同学们的综合表现给予了高度肯定,指出项目给学生带来广阔的国际视野,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中国和欧洲,理解世界。在疫情背景下,学生们克服了远程学习的困难、适应了中西文化的差异,并最终成功获得了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和复旦分别颁发的两个硕士学位。

学生及教师代表发言结束后,研究院院长助理、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副教授张平宣读毕业生名单,并分享了毕业生对彼此的评价与祝愿。

在学位授予仪式环节,身着学位服的毕业生依次有序走上讲台,向导师鞠躬致礼。毕业生导师亲切地与毕业生握手并为他们拨穗和授证。

典礼的最后,研究院院长敬乂嘉教授为毕业生送上寄语。敬院长首先祝贺各位同学取得了复旦大学和LSE的学位。他认为这个令人激动的时刻属于各位同学、他们的亲人和我们的老师,也属于复旦大学和LSE两所大学。敬院长指出,研究院的双学位项目代表了一个时代精神,是人类在更大范围内就理智与情感、知识与文化进行的更深层次的交流,这是未来全球治理的必要条件。他认为在我们这个时代,国家的仍然是重要的;但是如果不能超越国家,世界将不会更加美好。同学们应该学会协调在地方、国家、地区和全球层面的不同公民角色。敬院长向同学们提出,要勇敢正视世界中正在发生的前所未有的变化,去理解和适应正在成为生活常态的复杂性、不确定性和风险。他希望同学们作为变化的引入者和实施者,在今后的职业生涯中能运用知识、更新知识、创造知识,让知识更具生命力。

敬院长最后指出,相对于时代、技术和经济社会条件,对人性与价值的追求更加永恒。他引用英国作家查尔斯·狄更斯所著《双城记》中的一段名言来形容在当前全球经济社会巨大转型条件下个人所面临的迷惘,“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这是一个最坏的时代……”,并引用《论语·学而》中的“吾日三省吾身”与屈原《离骚》中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来激励毕业生勇敢面对和回应时代的挑战。最后,敬院长表示每一位毕业生都是母校的挚爱与骄傲,祝愿各位毕业生前途光明。寄语之后,敬院长向毕业生赠送了研究院的纪念衫与徽章。

“日月光华,旦复旦兮”,在复旦大学校歌声中,全球公共政策研究院2021届毕业典礼落下帷幕。


供稿、图片:全球公共政策研究院党政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