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与LSE国际发展系举办上海论坛“包容性发展”圆桌
发布时间:2023-12-14       

2023年10月29日,上海论坛圆桌“包容性发展:中国实践与世界前沿”顺利举行。圆桌由全球公共政策研究院与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国际发展系共同举办,敬乂嘉教授、郑宇教授和Kathryn Hochstetler教授担任子论坛的共同召集人。来自全球各地的专家和学者围绕包容性发展的重要议题和前沿发展开展了演讲与对话。 

圆桌第一部分由Kathryn Hochstetler教授主持。复旦大学经济学院万广华教授发言指出,共同富裕政策和双循环战略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关键要点,经历了高速增长和逐渐放缓的两个阶段后,未来中国经济的发展重点包括促进消费、实现包容性、以及减少不平等。巴西里约热内卢州立大学经济学院Elias Jabbour副教授分享了对中国技术创新体系以及“新项目经济”的看法,强调技术的进步和新项目经济模式的崛起为中国经济带来了显著的变革,促进了发展规划的全面战略重组。中国农业大学国际发展与全球农业学院院长徐秀丽教授指出,人才与知识建设对包容性发展的重要意义,多行动主体通过协作与对话促进减贫与现代化。香港大学政治与公共行政系Austin Strange助理教授认为,“一带一路”倡议推动了中国在全球范围内开展基础设施支援与建设,这是中国参与国际合作和全球治理的标志性举措,将持续对全球基础设施建设产生深远影响。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副院长陈英耀教授从旨在实现全球健康覆盖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出发,分析了可行的举措以及中国的实践和解决方案,以期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提供经验借鉴。 

圆桌第二部分由郑宇教授主持。阿根廷拉普拉塔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中国研究中心主任Maria Francesca Staiano教授发言讨论绿色发展与包容性发展之间的联系,认为中国和拉丁美洲国家都高度重视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体现了其对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承诺。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朱杰进教授分享了金砖国家成员在包容性发展中做出的努力,并以新开发银行为例探讨了其在金砖国家合作中扮演的重要角色。约克大学政治学系Gregory T. Chin副教授从金融包容性出发,分析数字工具与数字货币在银行业中的推广,并以中国为例阐释了数字货币的发展。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国际发展合作研究所所长王泺研究员分享了中国进行对外援助和开展对外发展的经验,指出构建全球发展伙伴关系对中国在经济结构转型与理念转变、国家形象塑造、以及贡献全球等方面的意义。伦敦政治经济学院Alvaro Mendez教授介绍了新开发银行的发展历程以及拓展标准,指出新成员加入所产生的涟漪效应有望带动更多国家的积极参与。

发言结束后,与会观众与演讲人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在圆桌讨论基础上,相关成果将收录到《全球公共政策与治理》国际期刊上发表专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