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刊征文】遏制腐败的前沿理论与实践
发布时间:2023-08-30        浏览次数:270

组织单位

复旦大学全球公共政策研究院

香港国际廉政学院


征稿目标和范围

腐败是一种令人困惑的病态社会现象,它以不断变化的形式和特征困扰着人类社会发展。腐败破坏经济稳定,损害社会关系,降低政治合法性。腐败还会对治理产生不利影响,导致政府能力低下、公共服务不完善、规则和监管不透明以及政策执行不力。在社会层面,腐败加剧了收入不平等,破坏了社会信任,引发社会不满和动荡。

为了应对腐败的挑战,世界各国政府做出了多种努力,包括制定更多的规章制度和采取新的政策措施等。然而,正如腐败的原因无法简单诊断一样,这些努力的效果也是如此。有些案例被广泛认为是成功的,如丹麦凭借其强大的反腐败能力,被透明国际(Transparency International)评为世界最清廉国家;香港廉政公署(ICAC)及其“三管齐下”策略;以及新加坡贪污调查局(CPIB)及其坚实的反腐败能力。然而,反腐败失败的案例同样比比皆是。这一现象甚至需要获得更多的关注,关键不在于他们“如何”失败,而在于“为何”失败。我们能从反腐败的成败中汲取哪些经验教训?为什么很少有成功的反腐败案例?哪些是好的反腐败举措,我们如何从中学习?这些问题促使学者和实务工作者对各个国家和地区的战略和具体举措进行深入分析,从而探究采取何种方案、在何种情况下,反腐败能取得多大程度上的成功。

为了回答这些问题,Global Public Policy and Governance(GPPG)期刊以“遏制腐败的前沿理论与实践”为主题组织专题研讨。本期专刊由复旦大学全球公共政策研究院和香港国际廉政学院联合主办。专刊旨在探讨反腐败理论和实践的最新发展。专刊欢迎有关特定国家/地区反腐败经验、教训和前景的论文,也欢迎考察腐败成因、模式及后果的实证性论文。作者可自由选择合适的研究方法,但所有论文都应具有理论依据和严谨的经验证据支撑。


专刊可涵盖以下及其他相关主题:

  • 个人、机构和社会层面的腐败成因

  • 新的或不断变化的腐败模式 

  • 腐败对社会的影响 

  • 腐败与文化

  • 私营部门的腐败

  • 良好的反腐败实践

  • 腐败与制度改革 

  • 反腐败创新

  • 衡量腐败和反腐败成功的方式

  • 公民参与预防腐败

  • 对腐败的比较研究


客座主编

公婷,复旦大学全球公共政策研究院讲座教授;香港城市大学公共与国际事务系客座教授

柳智浩,香港国际廉政学院办公室总监


提交说明

请于2023年10月25日前将论文摘要(约500字)提交给涂文燕博士(wenyantu@fudan.edu.cn)。摘要应包括论文标题、研究问题、研究方法和初步预期结果。摘要一经录用,我们将通过电子邮件通知论文作者。

论文全文应于2024年4月15日前提交。论文可能会收到编辑部的修改意见,修改后的论文将通过投稿系统(Editorial Manager)提交给期刊进行双盲同行评审。专刊预计将于2024年下半年出版。录用论文将首先在网上发布。

论文应采用APA参考文献格式,篇幅不超过10,000 字(包括所有内容)。投稿前,请仔细阅读本刊的投稿指南(Editorial Manager)。